[什麼是身體的Neutral?—皮拉提斯上癮者的煩惱]
對於皮拉提斯練家子的人來說,應該對Neutral這個詞不陌生。遙想我當年剛開始接觸皮拉提斯的時候,也對自己身體到底是不是在中間很苦惱。解剖上有一個最接近理想的中立位置,而因為皮拉提斯的動作每個都是要從所謂中立位置出發,所以在以前接受皮拉提斯認證培訓時,老師會不斷提醒要一直去控制自己的身體在neutral position,也就是後腦勺,胸椎最凸處,以及薦椎三點共線。這個原則現在聽起來就像反射動作一樣,但其實不是適用所有人。
Neutral的翻譯是中性,中立的意思,身體如果可以保持在中性姿勢Neutral position,代表關節可以保有其往各個方向的最完整的活動度,也就是不會對組織造成壓迫以及拉傷。找到自己的中立位是需要一定的本體感覺(proprioception)。本體感覺是身體眾多感覺的其中一種,一般人比較熟知的包含視聽嗅味觸五感,都是讓我們得以向外感知這個世界的途徑之一。而本體感覺對我來說,也像一種「自省」的能力,藉由身體上許多的本體感覺受器,大腦可以獲得身體在空間中位置的資訊,例如方向,距離等,也可以藉此獲知肢體在空間當中怎動,動得快還是慢。配合在醫學大學內大體解剖學的學習,對於身體的理解更深入,因此對於我來說,這種本體感覺可以練的很精細,甚至細到感覺某個肺葉的活動,或是去感覺薦髂關節的相對活動。進一步接觸osteopath之後,關於inner physician或inner wisdom的對話我覺得也可以包含在內,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很大的主題了,這邊不做討論。
Panjabi在1992年提出脊椎的穩定系統(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),他認為脊椎的穩定是由passive system, active system, control system三個面向所構成,passive system指的是非收縮性的組織,active system是收縮性組織例如肌肉,而control system是神經控制系統,三者缺一不可。被動穩定系統是在關節到終端角度時來產生限制的最後一道防線,例如關節囊、韌帶、一些筋膜…等,它們一旦鬆弛,人體會像是失去抵禦壓倒駱駝那最後一根稻草的防線,所以我們不希望這些結構一直被「放鬆」「拉伸」,也要小心一些拉筋動作,感覺很痛很過癮,但反而錯拉這些應該保持正常長度的結構,這個是另一個很大的申論題,這邊也不多討論。Panjabi提過neutral zone的概念,是指關節在一個由最少被動組織提供限制/穩定的角度,也就是非終端角度的位置。
所以中立位到底在哪裡?
有一個說法我覺得很棒,是kinetic control中的一個概念。所謂的中立位,不用只限制在一個位置(neutral position),其實站遠一點審視這些關於「中間」的理論,是關節不要都卡在終端角度仰賴passive system提供穩定,而是也要由神經肌肉參與控制。所以,只要身體的位置在任何不要「卡在」終端角度的位置,勢必都會有神經肌肉的參與,所以我們只要在這個範圍內,依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,找到一個理想解剖位置不要差的太多的位置就可以了。我很喜歡這個概念,他很彈性,給了很多調適的自由,因為任何動作或位置都沒有對錯,畢竟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,有些人如果要把身體擺在一個由解剖所定義標準的中間位置,也許那對他來說,就已經是終端角度了。
所以下次當聽到你的皮拉提斯老師要你找到自己身體的中間,莫急莫慌,也不用一定要跟別人一樣。靜下心來感覺,多給自己幾次嘗試的機會,畢竟那是自己的身體。也許每一天,我們的neutral position都會因為身體的僵硬程度、天氣、時節、情緒等,都有變化。所以改成以neutral region來理解這個概念,我覺得是一個更貼切的選擇。我從開始練習皮拉提斯到現在,剛好十年,這十年中,我也還一直在跟自己的身體對話,而且也還會一直有不同的發現。